王又冉

莊子曰﹕「聖人不死‧大盜不止」何解??

莊子曰﹕「聖人不死‧大盜不止」老子曰﹕「大道廢

有仁義;智慧出

有大偽;六親不和出孝慈;國家昏亂出忠臣」這一段話是否在說:如果自命清高 以廢除國家死刑為己任的人權團體成員不消失

殺人放火強姦搶劫的盜匪

因為有他們的庇護

奔走營救

就不會減少的意思是嗎??老子說:知識越發達

教育學問越普及

人類社會陰謀詭詐

作奸犯科的事也就越多...所以廢除死刑的配套措施就是開放槍枝買賣合法登記...台灣才有機會成為禮儀之邦是嗎??街上再也看不到有人亂嗆聲

因為都活不久...大家都有槍

也開始注意到別人的感受...台灣學美國廢除死刑

為什麼不敢學美國

槍枝合法持有..是沒自信嗎 ..難道台灣人台灣社會 的素質 就是不如美國這個多元化種族的國家??
論語研讀語釋學而第一【子曰:學而時習之

不亦說乎? 有朋自遠方來

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

不亦君子乎?】孔子說:要時常練習開發自己的本性

愈練習心理不是愈是喜悅嗎?學了有心得

有了成就的時候

有遠方人來向你求學

不是感到很快樂嗎?如果沒有遠方人來

甚至於在你的近處

也沒有人來向你求學。

這就表明人家不知道你

你的學問再多你脩到脩得怎麼好

人家不知道。

不要發牢騷

甚至心裏也不要怨恨

這才稱得上君子。

【有子日:「其為人也孝弟

而好犯上者鮮矣

不好犯上

而好作亂者

未之有也

君子務本

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

其為仁之本與。

」】有子說:一個人他能夠對於父母孝順

對於兄長尊敬

說他會冒犯在自己的地位之上的人

是很少的。

不會冒犯在自己的地位之上的人

然而你說他是好作亂

是沒有這回事情。

君子做任何事情。

都要追求一個根本

在根本上能夠立得住。

然後這個道就生了。

學習「孝」與「弟」

是使自身成為「仁」的根本。

【子曰

巧言令色

鮮矣仁。

】孔子說:拿這些花言巧語

裝出善意的表情出來

這是一種虛假的外表

來討人家的歡喜。

這種巧言令色的人

內心「仁」的作用很少。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為人謀而不忠乎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傳不習乎」。

】曾子說:我每一天拿下面三樁事情來檢查自己

我替人家研究一樁事情

我是不是很忠實的替人家研究呢?我對於朋友是不是失了信

不信就是不講信用了。

老師傳授給我的學問

有沒有時常練習。

【子曰:道千乘之國

敬事而信

節用而愛人

使民以時。

】孔子說:治理能出動一千輛兵車的大國

誠心誠意的為老百姓辦事

對老百姓承諾一件事情

就要辦得到

不能夠失了信用

付出去錢財辦的事情

是完全替民眾辦的事情

不能夠有其他的浪費

必須要節省花用。

要愛護民眾。

國家有時候需要動用民間的力量

來替國家辦事情時

也都要考慮到他們的時間。

【子曰:弟子入則孝

出則弟

謹而信

泛愛眾

而親仁。

行有餘力

則以學文。

】孔子說:求學的人家庭裏面

要對父母盡孝。

到了社會上

對於看起來比自己年齡長的人要恭敬他

自己的行為要謹慎

說出的話要有信用

對於普通人都要一律要愛護。

遇見有道德的人

我們就要親近他

以上這五種

都做到了

還有多餘時間力量

來學大學、中庸、孟子

以及其他的五經。

【子夏曰:賢賢易色

事父母能竭其力

事君能致其身

與朋友交

言而有信。

雖曰未學

吾必謂必學矣。

】子夏說:一個人選擇配偶

重視她賢慧和品德

不重視她的外表

事奉父母能使盡自己全力對父母孝順。

把自己全部的力量

都來替國君辦事

一切是公事為先

自己私事是擺在後面

和朋友交往

說話算話

絕對不打折扣

完全講信用

這樣都做到了。

假設這個人

雖然說我沒有什麼學問

我子夏必然說他是學了

而且學得很踏實

實實在在的學到了。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

學則不固。

主忠信無友不己者

過則勿憚改。

】孔子說:求學的君子要講究穩重

不穩重就沒有一種威德。

學了以後就不會有蔽塞的缺點。

親近忠信的人

跟他學怎麼樣開發自己的品德。

交朋友就要交

跟我們自己志向相同的人

有了過以後不要害怕改

過失隨時發現隨時就要改。

【曾子曰

慎終追遠

民德歸厚矣。

】曾子說:遇到父母之喪的時候

要按照禮謹慎辦理喪事

以哀戚為主。

喪葬之後也要按照這個禮

定時候去祭祀

還要從上面追溯

祭他的始祖。

在位的人都能夠以身作則

來慎終追遠。

一般民眾就跟著學

上行下效

一般民眾的道德歸於厚道

使國內社會治安平定

全國都能夠享受太平盛世

進一步的要使得世界

都能夠和平。

【子禽問於子貢曰

夫子至於是邦也

必聞其政

求之與

抑與之與。

子貢曰

夫子溫、良、恭、儉

讓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

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子禽問子貢說

我們的老師無論到那一個國家

那個國家的君臣

都拿政治問題

來向孔子請教

是我們老師向那個國家求來的嗎?還是沒有經過老師求他

而國君自動的告訴我們的老師。

子貢說:我們的老師是以溫和、善良、恭敬、儉約、禮讓感動對方

對方對於我們的老師

心理上沒有設下防衛的

把國內的政治問題都說出來請教。

我們老師就算是你講的求之吧

這與一般人求之不同。


【子曰:夏禮吾能言之

杞不足徵也。

殷禮吾能言之

宋不足徵也

文獻不足故也。

則吾能徵之矣。

】孔子說:夏朝的禮

我可以說得出來。

杞國是夏朝的後代

但是杞國找不到懂禮的人

來跟我驗證夏朝的禮。

殷朝的禮

我也能夠說得出來。

宋國是殷朝的後代

但是宋國找不到懂禮的人

來跟我驗證殷朝的禮。

因為在杞國及宋國找不到那個的人了

如果有這些老年人

他這個夏禮殷禮都能懂的話

我就可以說出來

跟他們對照對照著看。

這一章意思就是說

聖人知道的那麼多

他還要講究根據

一切學問都要講依據

沒有依據

講出來

很難取信於人家。

【子曰:禘

自旣灌而往者

吾不欲觀之矣。

】孔子說:禘是天子祭祀宗廟的儀式

從行了灌禮以後

我就不想看了。

魯國舉行這個禘裏就是不合禮

魯國可以用天子禮來祭周公廟

但是只限於周公廟。

到後來魯國莊公、閔公、僖公都這麼祭了

那顯然不合乎禮了

所以孔子說不想看了。

【或問褅之說

子曰:不知也。

知其說者

之於天下也

其如示諸斯乎

指其掌。

】或者有這麼一個人問

對於舉行祭宗廟的禮

怎麼樣講才能夠讓人明白

孔子說:這不能一下子就能說的明白。

能夠把祭宗廟的禮

知道得非常徹底

也能夠說得明白。

對於天下事情

以及治理天下

就像顯示在自己手掌上

看自己手掌

看得清清楚楚的。

【祭如在

祭神如神在。

子曰:吾不與祭

如不祭。

】祭祀祖先的時候

就如同祖先就在那裏。

祭一切其他的神明的話

就如同神明就在那裏。

孔子說:如果在祭祀的時候

我不自己親自來祭祀的話

如同沒有祭祀。

祭祀的時候

必得至誠至敬的在那裏祭

這樣祖先才真正的來

到這裏來接受他的祭祀。

接受他的祭祀

他就能得到福報。

【王孫賈問曰:與其媚於奧

寧媚於竈

何謂也。

子曰:不然

獲罪於天

無所禱也。

】孔子到衞國的時候

衞國大夫王孫賈來問孔子說:與其你諂媚這個奧神

那不如寧願來諂媚於竈神

這怎麼說呢。

孔子說:不是這樣

如果違背天理

你要祭祀

要祈禱

你到那裏祈禱啊!

魏國夫人南子也想拉攏孔夫子。

王孫賈意思就是說

你與其你想跟

南子打交道

不如來問問我。

你要想到衛國來作官的話

我還可以幫忙你

可以讓你作很高的官

他有這個意思。

孔子說不然

這是『言外之意』

你意思要想我來找你

一定是用不正當的方法

用種種的賄賂

來向你行賄。

這樣普通人都辦不到

何況孔夫子。

他只想純粹作官的話

他在魯國就可以作了

何必到外國來呢?王孫賈不懂

他不了解孔夫子

所以這樣問。

孔夫子也就很明白的告訴他

後面這兩句話沒有明說

王孫賈當然知道了。

【子曰:周監於二代

郁郁乎文哉

吾從周。

】孔子說:周朝的周公來制禮作樂。

是考察夏商兩個朝代典章制度

文章、本質都恰到好處

周家的文化到這時候

可以說非常完美了

我學的就是從周家的文化。

【子入太廟

每事問。

或曰:孰謂鄹人之子

知禮乎。

入太廟

每事問

子聞之

是禮也。

】孔子進入周公廟

每一樁事情都問。

或有人這樣批評:誰說鄹邑大夫的兒子「指孔子」

怎麼能說他知禮呢?他進到周公廟裏面

每一樁事情都要問一問。

孔子說:這就是禮。

或者有別人他要問

一者

雖然自己知道

為了慎重

還要問一問。

再者

如果他要

帶著學生去觀禮的話

那就要問一問

讓學生知道

那裏面有專業的人在那裏

在那裏說明

有這些道理啊。

【子曰:射不主皮

為力不同科

古之道也。

】孔子說:射禮時不一定要把目標射穿了

因為來參加射箭比賽

是來演禮的

各人的力量不相等。

自古以來就是這個道。

古時候有文射有武射

文射是演禮的。

武射是軍事訓練

就要把目標射穿。

【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

子曰:賜也

爾愛其羊

我愛其禮。

】每個月的初一

國君都要進入太廟行告朔禮

國君到後來都不去了

子貢想既然國君都不來了

每個月還要準備沒煮熟的羊當祭禮

不是很浪費嗎?就想把每月送餼羊到太廟的規矩去掉。

孔子說:端木賜啊!

你愛惜這個餼羊固然好

但是我更愛這個禮。

為什麼呢?雖然國君沒有去行這個禮

還要送一個餼羊

讓人家知道禮

知道還有這個禮

到後來國君

他還想要按照這個禮

再去祭祀宗廟的時候

還知道怎麼行法。

你如果連這餼羊都去掉

沒有了

以後人家想學

想行禮也沒辦法行了。

【子曰:事君盡禮

人以為諂也。

】孔子說:作臣子的盡到「禮」

來對待君主。

可是別人不盡禮

他反而認為盡禮的人

對君主是一種諂媚的行為

這就顛倒了。

【定公問

君使臣

臣事君

如之何。

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

臣事君以忠。

】魯定公問孔子

國君如何叫臣子辦事情

臣子怎麼樣事奉君主。

孔子答覆魯定公:君主要尊重臣子權限之內

他專業的職責不能越權干預

君主也有一定的禮數對待臣子。

作臣子就要把自己

應該負責辦的那些事情

要辦得很好

盡到自己的職責。


以前補習班r姜老師解釋這句很怪的古文『聖人不死

大盜不止』一些古文其實不能單純的照著字面去翻譯姜老師這句話的意思是世間沒有絕對的對 也沒有絕對的錯「聖人」意指「絕對的對」而「大盜」則是指「絕對的錯」「絕對的對」的價值觀出現

必定會出現與其相對的「絕對的錯」之認定因而「絕對的對」不被推翻(聖人不死)則「絕對的錯」將永遠存在(大盜不止)

孔子的名言佳句,孔子身高 191,孔子弟子,孔子決戰春秋,孔子生平,孔子論語,孔子的故事,孔子的中心思想,孔子 電影,孔子眼孔子,殺人放火,槍枝買賣,子夏,自命清高,中庸,子貢,台灣,有朋自遠方來,為人謀而不忠乎

弱勢族群|全球化|M型社會|社會化|功利主義|社會工作|社會救助|社會倫理|社會福利|人口普查|社區照顧|城鄉差距|共產主義|社區發展|社會服務|次文化|無產階級|主流文化|社會保險|社會問題|行銷學|社工|社會政策|社區營造|人群服務|中產階級|價值觀|

王又冉
參考: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9061909486如有不適當的文章於本部落格,請留言給我,將移除本文。謝謝!
arrow
arrow

    玩樂天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