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程萬

中國史中央官制和地方制度的演化....急

可以告訴我從秦朝一直到清朝的中央官制和地方制度ㄉ演化盡量用白話一點的來講解還有演變的原因和過程可以的話請告訴我每個官職的意思....像太尉或御史
中國古代職官是指中國古代的職官制度。

關於中國夏朝以前的一些官職的描述

一般認為是缺少可信度的。

因此也就是說

職官是從夏朝開始出現的。

中國歷代職官由於夏朝到秦朝2000多年間的關於職官的資料很少

而且真偽難辨。

很長一段時期研究職官要麼完全依據《周禮》

要麼忽略不談。

但是《周禮》成書較晚

其中內容和銅器銘文相比多有不符

許多學者都認為不能完全依據此書來研究西周的職官。

如果忽略

則這段時期的職官完全是個空白。

現在一般以甲骨文、金文以及比較可靠的文獻來研究秦朝以前的職官制度。

夏商時期夏商時期國家規模比較小

機構也簡單

沒有明確的職務分工。

在這個時期

國家的君主稱為「後」或「王」。

在王以下權力最大的是「史」

也稱為「巫」。

他們是上帝與人間的溝通者

上帝的旨意由他們傳達給君主

再由君主來執行。

甲骨文中很多都是進行這種行為的紀錄。

夏朝的職官如羲和(主管曆法)、大理(主管訴訟)等都是由巫史擔任的。

巫史的職務一般是世襲的。

此外

王的親屬子女也經常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

但是大都沒有明確的職務名稱。

商朝開始有成型的朝廷和百官

與王一起構成完整的國家政權。

商朝的官職大致以宗教官員為主。

周啟商制

形成了完整的官職制度。

從《周禮》可知有輔佐周王進行統治的三公(太師、太傅、太保)

以及位於三公下的太宰、太宗、太史、太祝、太士、太卜六卿。

在周朝

宗教官員的權力和地位受到了很大的削弱。

在六卿之外

設有司徒、司馬、司空、司士、司寇等五官來分理庶務。

商朝和周朝都施行世卿世祿制度(又稱世卿制度)

就是說從王開始

諸侯以及各級官吏都是世襲的

這與西方中世紀的情形是一樣的。

這一時期的國君還有一些管理家務的奴僕

稱為臣、宰等。

他們本來是一些奴隸

由於得到君主的寵信

有時也參與一些政事。

西周-春秋時期這一時期國家的最高君主成為「王」

又稱「天子」、「天王」。

王位一般由嫡長子(參看宗法)繼承

預定的王位繼承人稱為太子。

王的正妻稱為「後」。

此外

諸侯的封地稱為「國」

大夫的封地叫做「邑」。

他們都是天子的臣民。

王室機構是中央政府

諸侯和大夫的機構是地方政府。

軍政大權掌握在王室和外戚的手裡

巫史的地位大大降低。

王以下地位和權力最大的是太師、太傅、太保(合稱三公)。

在王年幼或缺位時

可以代行王的權力。

這一時期形成了以卿士為首的政務部門

是最高的政務官

兼掌軍事、行政、外交等事

一般由2、3人擔任。

卿士以下

開始有明確的職務分工

司徒掌管土地和勞役;司馬掌管軍事;司空掌管土木工程建設;司寇掌管刑罰。

太史的地位很高

與三公、卿士並列

但是其職權範圍小了很多

主要掌管曆法

起草政府文書

記載國家大事等。

御史掌管檔案

太卜掌管占卜

宗伯掌管禮儀和祭祀

樂師掌管音樂和教育。

相是輔導君主禮儀的臨時職位

一般由諸侯、太史或大行人擔任。

總管王家事務的稱「宰」

掌管王家膳食的稱「膳夫」

掌管王家車馬的稱太僕

負責王宮警衛和教習武藝的稱為「師氏」

王宮的衛士叫做虎賁。

西周開始王宮使用宦官做雜役

稱為寺人。

諸侯的職官設置與王室大致相同。

執政的卿由周天子任命

世代相襲

稱為「卿」

但是不能稱為「卿士」。

秦漢秦始皇兼併列國

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集權制帝國。

秦朝中央官制的特點是丞相總攬政務

三公、九卿總己以聽於丞相

皇帝對重大政務作最後的裁決。

西漢建立

以黃老之術治國

凡事不欲更張

故官制延襲秦制

略有損益而已。

但是自漢武帝開始皇權取代相權成為一種規律

後世的官制演化一直延續者這條規律。

漢武帝以用兵匈奴為由將原屬少府的尚書改組為直接隸屬於皇帝本人的秘書班子

從而親決政務

建立了以內朝為核心的統治體系。

從此以丞相為首的外朝只能辦理例行公務。

西漢哀帝時罷丞相

置大司徒

與大司馬、大司空並稱三公

亦稱三司。

罷御史大夫官

以御史中丞為監察機構的長官

成立御史台。

由此

這一中國獨有的獨立監察體系得以建立

一直延續到清末。

東漢時

政出尚書

三公坐而論道而已。

參考資料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中国古代职官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玩樂天下 的頭像
    玩樂天下

    玩樂天下

    玩樂天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